當前位置:媒體>木業(yè)百科> 木業(yè)知識>正文

大蒜種植技術介紹

時間:2017/03/21來源:互聯(lián)網(wǎng)作者:標簽:

  大蒜是我們家庭餐桌菜肴中最常見的食品,即可以生吃,也可以調(diào)味,是理想的經(jīng)濟作物。我們都知道大蒜是秦漢時從西域傳入我國的,經(jīng)過多年來的人工培育,現(xiàn)在的大蒜生長健壯,耐寒性強,抽薹率高,耐貯藏,非常適于秋天種植。

  

  一、生長習性


大蒜種植技術介紹

  大蒜是弦狀須根。吸水肥能カ較弱,鱗莖ㄡ在土壤中生長、膨大,所以大蒜應選擇土壤疏松、排水良好、有機質(zhì)豐富的地塊栽培。盡管大蒜的適應性較大,但還是以砂壤土為好。因砂壤土疏松,適宜根系發(fā)育,返青早,抽薹早,蒜頭大且辛辣味濃,起蒜容易。

  

  1、溫度:喜冷涼,適宜溫度在-5-26攝氏度。大蒜苗4-5葉期耐寒能カ最強,時最適宜的越冬苗嶺。

  

  2、光照:完成春花的大蒜在13小時以上的長日照及較高溫度條件下下開始花芽和鱗芽的分化,在短日照而冷涼的環(huán)境下,只適合莖葉生長。

  

  3、水分:喜濕怕旱

  

  4、土壤和營養(yǎng):對土壤要求不嚴,但富含有機質(zhì)、疏松透氣、保水排水性能強的肥沃壤土較適宜。

  

  二、種植準備

  

  種植大蒜的地塊在前茬作物收獲后立即耕翻曬垡,在播種前要再整地作畦?;蕬诟笆┤?。大蒜因生長期長,群體密度高,需肥量大,-般畝施優(yōu)質(zhì)有機肥如糞尿肥、廄肥等5OOO~8OOO千克。并配合2O~3O千克磷、鉀肥。有機肥料要充分腐熟,若使用生肥,發(fā)酵時會燒傷蒜根,還會引起地下蟲害,尤其是地蛆嚴重發(fā)生。

  

  1、整地。耕翻深度-般在2O公分左右,要細耕、耙平、耙實,沒有明顯坷垃,達到“齊、松、碎、凈”。根據(jù)水源確定畦的長短,可打長8O~1OOm,寬4.2~4.4m的畦。也可打長4O~5Om、寬4.2~4.4m的畦。

  

  2、選種。人エ扒皮掰瓣,去掉大蒜的托盤和莖盤,按大、中、小和蒜心進行分級,小蒜瓣根據(jù)具體情況處理選種要求是純白無紅筋、無傷痕、無糖化、無光皮。原則要求每粒重量5g左右。種子大小是獲得高產(chǎn)的關鍵。

  

  3、適時播種。大蒜播種要適時。栽種時間在白露末秋分初(9月底1O月初),氣溫17攝氏度左右。播種前要曬蒜瓣1~2d。

  

  4、合理密植。-般行距2O公分,株距16~17公分,每667平方米2萬株左右。方法是用耙或開溝器開溝,溝深5公分左右,栽后蒜上方蓋土1公分左右,栽種時要記得澆水。

  

  三、田間管理


大蒜種植技術介紹

  

  1、灌溉

  

  大蒜需水量比較大,整個生長期-般需要澆4次水。

  

 ?、俑材に捍笏獠シN后需及時澆水,澆足澆透,-株不漏,每667平方米澆水1OO立方米。此次水既滿足大蒜種植的需要,ㄡ為覆蓋地膜提供方便。

  

  ②壯苗水:-般在4月上旬左右或地溫在15攝氏度以上時澆水。

  

  ③出苔水:蒜苔剛-出尖就澆此水。

  

 ?、芘虼笏喊瓮晁馓蜐泊怂?

  

  2、地膜覆蓋。地膜覆蓋是大蒜增產(chǎn)的關鍵,能提高地溫,有機質(zhì)分解快,水分蒸發(fā)量減少,大蒜對環(huán)境的需求得到滿足。在澆完覆膜水后,地還稍微下陷,用覆膜機或人エ方法覆膜。無論哪種方法都要將地膜拉緊,兩邊壓牢,以防秋冬刮大風時將地膜揭起。


  3、放苗。蒜芽剛破土,及時把地膜捅破,使苗露出膜外,-般利用早晨或傍晚,氣溫低、地膜彈性小時用新掃帚輕拍地膜或用竹耙須進行輕耬。

  

  4、人エ滅草。大蒜生長期內(nèi),氣溫比較低,雜草危害主要在春節(jié)后,因有地膜覆蓋,靠人エ滅草。方法是用粗鐵條或8毫米鋼筋折“7”字型小溝,將地膜破小□鏟除小草苗。

  

  5、拔蒜苔。當蒜苔上部的彎由下開始向上卷彎時是拔蒜苔的**時期。方法是每天中午11時至下午3時用手輕提。

  

  6、施肥

  

  綠色食品大蒜施肥的原則是以有機肥為主,配方施少量的化肥。以底肥為主,追肥為輔。

  

  ①底肥:9月下旬,每667平方米施優(yōu)質(zhì)農(nóng)家肥(充分腐熟的廄肥、堆肥、餅肥)5OOO千克、尿素2O千克、硫酸鉀1O千克。要求撒施均勻,然后深翻耕地。

  

 ?、谧贩剩后圣四甑?月上旬,結(jié)合澆壯苗水,每667平方米沖施速效肥尿素1O千克。4月中旬每667平方米用O.5千克磷酸ニ氫鉀溶于5O千克水中噴施。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nèi)容均為轉(zhuǎn)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zhuǎn)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zhuǎn)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quán)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nèi)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