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力木:默默無聞的"頂梁柱" 近年身價看漲

2010-06-17來源:廣州日報熱度:11925

    鐵力木是明清家具用材的七大“硬木”之一,也是行家們都熟知的五大紅木之一。原產(chǎn)于我國的珍貴硬木中,除了海南黃花黎便是它。但是,比起黃花黎,鐵力木遠沒有它的名聲與尊貴,流傳于世的鐵力木家具也并不多見,甚至于在2000年制定的《紅木》國家標準中,它被排除在了紅木之外。這不禁讓人好奇,究竟是怎樣的一種木,令它的身份與地位如此糾結呢?
   
    鐵力木為何被叫為“東京木”?
   
    鐵力木質地堅硬沉重,心材鮮紅至紫色,抗腐耐磨,不易變形,蟲蟻不食,故也俗稱“鐵木”。如今,它已被列為國家的保護植物,明令禁止砍伐。
   
    “鐵力木,又叫東京木?!睆V州文史館館員黃大釗老師說。但他后來發(fā)現(xiàn),似乎只有廣東、香港等地區(qū)才叫鐵力木做東京木,其他地方鮮有人知道“東京木”是什么木。而故宮博物院明清家具研究專家胡德生老師則告訴記者,鐵力木在各地的名稱不統(tǒng)一,廣西叫格木,廣東叫東京木,還有叫石鹽木、鐵栗木、鐵木、坤甸木等等。
   
    廣東人為何叫鐵力木做東京木呢?胡德生老師說,這與地名有關,但此“東京”并不是現(xiàn)在我們所熟知的日本東京,而是指“東京灣”,即今天的北部灣。明朝張燮《東西洋考》稱:“交趾東京(《一統(tǒng)志》曰:東至海,西至老撾,南至占城,北至思明府)?!薄对綅肪硪凰脑唬骸捌鋰赝练质?,國王所居曰東京。”指今越南河內,但清以后多泛指越南北部一帶。特別是清光緒十二年(1886年)中法戰(zhàn)爭后,因戰(zhàn)勝國清政府的退讓,越南從中國保護國變?yōu)榉▏趁竦兀臂呤赘觾缺欢麨椤皷|京”,把“東京”瀕臨的與中國接壤的海域命名為“東京灣”即今之北部灣。這就是廣東將來自于越南中部、北部東京府之鐵力木稱為“東京木”的緣由。
   
    鐵力木是熱帶常綠喬木,樹高可達30米,直徑達一米多。東南亞的印度、緬甸、斯里蘭卡、南洋群島及我國云南、廣西、廣東都有出產(chǎn),但尤以越南北部及廣西南部的木質**。鐵力木質地堅硬沉重,心材鮮紅至紫色,抗腐耐磨,不易變形,蟲蟻不食,故也俗稱“鐵木”。如今,它已被列為國家的保護植物,明令禁止砍伐。
   
    鐵力木為何不屬于“紅木”? 
   
    據(jù)悉,《紅木》國家標準的起草人之一、中國林科院木材學家楊家駒先生在2006年8月12日由《收藏家》雜志及北京閱甫齋聯(lián)合舉辦的“**屆明清家具學術研討會”上明確指出:“上海博物館及故宮所存的鐵力木家具與真正的鐵力木的特征明顯不符,我們沒有得到古舊鐵力木家具的真實標本,故不能確定我們所看到的鐵力木家具就是鐵力木,也不能將其納入《紅木》標準?!睋Q言之,因未將鐵力木收集到殘片做切片鑒定,所以未將之列入紅木范疇。
   
    鐵力木可分為兩種:粗絲鐵力木與細絲鐵力木。粗絲鐵力木紋理粗長,棕眼也是如此,色深棕或黑褐色。細絲鐵力木,紅褐色者多,稀疏細長的金絲或淺色的絲紋明顯。整體看鐵力木,木紋通暢,尤其是細絲鐵力木,紋理更加細膩,與雞翅木的紋理頗為近似,所以市面上也出現(xiàn)用鐵力木來充雞翅木。實際上,鐵力木與雞翅木有本質上的不同,首先在重量上,雞翅木比鐵力木輕;雞翅木棕眼平滑無礙,鐵力木棕眼絲絲入肉?!半m然鐵力木與雞翅木的色澤與木紋很近,但是如果是大件家具,是不難看出區(qū)別的,現(xiàn)在用鐵力木來冒充的主要是一些小工藝品,還有一些雞翅木家具的個別構件,因為物件小,看木紋的話就更相近了,很容易混淆?!秉S老師告訴記者。
   
    收藏價值:
   
    身價看漲
   
    此木已禁伐,新料難得,幾年前,一塊3米×1米,厚約5厘米的新木,要賣2萬元左右。
   
    材料易得且不能雕刻繁復式樣的家具,質樸的鐵力木與名貴家具沾不上邊,從沒有大紅大紫過。直到近幾年來,人們發(fā)現(xiàn)一向默默無聞的鐵力木,不知何時,身價已悄然上漲?!艾F(xiàn)在鐵力木是物以稀為貴了?!焙蠋熣f。因為作為國家的保護植物,此木已禁伐,新料難得,而舊料,這幾年人們到廣西民間也搜羅得差不多了。黃老師告訴記者,幾年前,一塊3米×1米,厚約5厘米的新木,要賣2萬元左右。舊木則相對難以定價,因為要依據(jù)每一塊木具體的新舊破損程度來看。
   
    作為優(yōu)質的硬木,明代開始,鐵力木已用作打造家具?!懊鞒菚r,沒有什么很好的木材,在紫檀、海南黃花黎流行之前就用鐵力木來打造家具?!秉S老師說。因其料大,故鐵力木多用來制作大件家具,采用木架構造形式。鐵力木家具極少雕刻,就算要雕琢,也多數(shù)是簡單的“回”字形圖案,以“線條”為主,所以家具的造型很簡潔、樸實,加上木紋的自然美,使家具看上去尤顯古雅、純真。但是,不論是舊時流傳下來的老家具還是現(xiàn)在生產(chǎn)的新家具,鐵力木家具在市面上并不多見。
   
    舊時廣東大型建筑
   
    多用鐵力木
    
    “故宮博物院現(xiàn)存的鐵力木家具也只有十多件,且都是大件。”胡德生老師說。主要的原因在于,鐵力木的木質粗糙,堅硬,“棕眼里的礦物質在水分蒸發(fā)之后凝固起來,像石頭一樣硬。”胡老師介紹。這令木匠們對鐵力木望而卻步,都不愿意用此木打家具,因為稍不留神,刨子可能就被鐵力木給刨壞了。此外,到清中葉時,隨著社會的發(fā)展及對外貿易的繁榮,細膩易雕且堅重華美的紫檀、黃花黎等名木由海外進入,很快受到官宦權貴階層的追捧,無法精雕細刻的鐵力木自然被冷落一旁。這也是傳世的鐵力木家具多明式風格的原因。
   
    雖然鐵力木家具不多,但是其別具一格的形體特征還是深得不少藏家喜愛。黃大釗老師便說:“它看上去沒有那么復雜,簡單的線條代表了一切?!弊緲愕娘L格是不少崇尚簡約的藏家鐘愛鐵力木之處。胡德生老師也曾說過,“明代廣式家具以廣西為代表,清代廣式家具以廣東為代表?!睆V西的家具代表指的就是鐵力木家具。這是幾年前,胡老師赴廣西玉林考察時得出的結論,作為鐵力木的主要生長地之一,廣西民間留存下來的鐵力木家具還是不少的。但現(xiàn)在可以斷定, “故宮現(xiàn)存的鐵力木家具基本為廣西家具?!?BR>   
    盡管鐵力木在家具上的作為不大,但是在建筑行業(yè)上,它卻是“頂梁柱”。蔡易安所著《清代廣式家具》中曾提及:“東京木過去進口數(shù)量較多,因其樹材高大,材質堅韌,具有較強擔力和頂力,過去廣東許多大型建筑如宗廟、祠堂、園林、亭院等常用它作為木梁柱、大門板等巨大建筑材料,其他如漁輪、舵桿,日常用物如秤桿、樂器等也著重其韌性擔力,常用東京木加工做成,雖歷百數(shù)十年仍堅實如故?!?/P>

    因未將鐵力木收集到殘片做切片鑒定,所以未將之列入紅木范疇?,F(xiàn)在用鐵力木來冒充的主要是一些小工藝品,還有一些雞翅木家具的個別構件。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wǎng)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wǎng)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