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木制品業(yè)的現狀和發(fā)展趨勢
2007年10月由加拿大國際木制品市場集團(WOOD MARKETS Group)在青島市主辦的第四屆“中國木制品高峰論壇”上討論和分析了中國木制品市場面臨的挑戰(zhàn)和機遇。
1、中國木材進口趨勢<BR> 國內木材的供應不能適應國內需求增長的需要,中國木制品業(yè)的原料嚴重依賴進口,以填補供需缺口。
中國的木制品及二次性木質纖維(指紙和紙板類產品)的進口折算成原木計,從1990年的4000萬立方米增加到2006年的1.42億立方米。
人工林木材正在迅速增加,估計到2010年國內商用木材中的70%將由人工林木材提供。
在中國,原木的需求大大超過供應,而且在一段時期內這個趨勢將會繼續(xù),特別對大徑級的原木和樹齡長的原木更是如此,它們主要用于建筑和裝飾用途。
2、中國木制品業(yè)目前狀況
中國的出口木制品制造商嚴重依賴美國市場,目前他們在市場和產品方面正在實現差異化,以保持他們快速的增長,由于成本的上升(原材料、能源、運輸的費用)、匯率的調整、出口退稅的下降,在市場上較低的價格和產量巨大,中國制造商的利潤正在大幅縮水。據稱,2003年中國木制品制造商的利潤一般在20-30%,但是現在已縮減到10%。盡管他們正在分散市場,力圖進入歐盟、東南亞和中東市場。
3、政府政策
中國快速增長的貿易順差,2006年為1770億美元,2007年上半年已達1125億美元,這已成為中國與世界其他國家產生國際貿易摩擦的原因。中國政府試圖通過新的出口政策,來向外國政府表示中央政府對此問題的關切。這些新的政策包括調低出口退稅、征收一些商品的出口稅和調整加工貿易方面的政策??磥?,這一整套政策將會明顯影響中國木制品出口產品的結構。
4、中國的木制品出口
中國的木制品出口有以下令人矚目的特點:
自2003年起,以價值算中國的木制品出口每年增長的速度達40%,2007年的上半年增速達到44%。
木制家具和木質人造板的出口額占整個木制品出口額的70%,是出口的主要產品。
2006年膠合板出口的貨值同比增長59%,但2007年上半年增速已降至21%。
2006年中纖板出口占整個木制品出口數量的8.5%,同比增長52%;2007年上半年,出口同比猛增137%。
5、人工林
為了填補中國木材供需的巨大缺口,中國政府制定了一系列政策和激勵措施,來促進人工林種植面積和種植數量的擴大。重點放在高產的工業(yè)速生林方面,到2020年人工林每年可提供木材1.33億立方米,這樣可提供生產2150萬立方米木質人造板的原料,并可提供1580萬立方米大徑級的原木。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