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太和鄉(xiāng)村木制品網銷國際大市場

2014-11-27來源:阜陽新聞網熱度:19129

 

    11月19日,記者來到太和縣蔡廟鎮(zhèn)蔡廟村的太和縣藝歌工藝品有限公司,映入眼簾的是一場木技展示的盛宴:木工、打磨、絲印、裝配……一條條看似平常的木方,在工人們熟練的操作下,很快變成了一個個筆筒、畫架、首飾盒等精美的工藝品,等待隨網絡訂單,走向國際市場。


    “別看這些東西小巧玲瓏,但是90%都是外銷,如今已銷售到德國、澳大利亞、新西蘭、英國、葡萄牙等近30個國家和地區(qū),年銷售額達到300萬元?!惫矩撠熑藙⑼T诋a品展示架前拿起一個精致的鑰匙盒,一邊展示著精良的制作工藝,一邊向記者介紹。


    將農村隨處可見的木料,通過精良的加工賣到國外,劉同海有著獨到的經驗。


    1979年出生的劉同海初中畢業(yè)后,跟隨親戚到江蘇昆山的一家輪胎廠打工。經過十幾年的摸爬滾打,他從一線員工做到了公司管理崗位。盡管在外收入可觀,但由于父母、孩子一直在太和老家生活,劉同海一直有著返鄉(xiāng)創(chuàng)業(yè)的念頭,只是苦于缺乏項目,一直未能成行。在一次去義烏考察的過程中,他發(fā)現(xiàn)在老家并不起眼的木制工藝品在當?shù)睾苁軞g迎,而且多是轉賣至國外,利潤非常可觀。


    “我當時就想,這個在老家就可以做啊,不僅成本低,而且婦女、老人都能做?!?010年,發(fā)現(xiàn)商機的劉同海,拿著籌措的30萬元錢,回到家鄉(xiāng),在自家的3間老宅子上做起了加工木制品的生意。


    新辦的廠子沒有知名度,自己的經驗也不足,業(yè)務開展非常困難。為了開拓市場、打開銷路,劉同海既做老板,又承擔起生產工人、業(yè)務員、管理員等多個角色,四處奔走尋求客戶。


    “剛開始,除了銷路不暢,技術也是個難題。”劉同海說,廠里以加工時尚木制工藝品為主,農村傳統(tǒng)的木工技術不能滿足生產要求,于是他在到處拉業(yè)務的同時,還要學習、鉆研暢銷工藝品的制作技術。


    憑借著刻苦鉆研和誠實守信的經營,劉同海的生意逐漸步入了快車道,最初的木制品加工坊也變成了擁有大型木工雕刻機、砂光機開榫機等先進木工加工設備,能夠同時生產數(shù)十種工藝品,集生產、銷售等于一體的大型公司。


    生意越做越大的劉同海并沒有沉浸在企業(yè)飄紅的業(yè)績中。“我們的產品大部分都是銷往國外,不緊盯市場、創(chuàng)新銷售方式,很快就會被淘汰?!毖劭措娮由虅瞻l(fā)展迅速,劉同海又將注意力轉向了網絡銷售平臺。因為有著良好的經營口碑和過硬的技術產品,公司的網絡銷路得到迅速拓展。


    “你看,我們在阿里巴巴、百度等網上平臺都進行了推廣,也開通了自己的聯(lián)系、經營渠道,客戶需要什么樣的產品,我們就能立即加工、出樣,然后發(fā)圖給他們確認,進而根據(jù)網絡訂單進行批量生產?!眲⑼Uf,電商模式大幅提升了公司的產品銷量,“有時候一天就能完成一筆萬元訂單,生產出來后,直接配送至國際商家?!?


    “電商今后還是我們的主攻方向?!闭勂鸾窈蟮拇蛩?,劉同海說,他打算繼續(xù)擴大生產規(guī)模,再聘請幾名專業(yè)的電商人才,通過電商平臺,讓出自這個小鄉(xiāng)村的更多木制品,銷往國際大市場。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lián)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