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2013年上半年常熟口岸進口木材數據

2013-09-27來源:中國木材熱度:11444


    2013年1—6月,常熟口岸共受理報檢各類進境木材(原木、板材)335批、118.4萬m3 ,貨值為15755.7萬美;同比分別增長2.7%、36.7%和32.9%。其中船運散裝木材117.2萬m3,同比增長33.3%,集裝箱裝木材1.2萬m3,同比增長37.5%。


    檢驗情況


    經常熟檢驗檢疫局檢驗,2013年上半年共檢出不合格木材155批次,合17176 m3,材積短少不合格者為66批次,合9299 m3;出具證書對外提陪124.8萬美元。今年常熟口岸查獲一批澳大利亞原木存在嚴重缺少現象,國家質檢總局為此專門發(fā)布了2013年第52號《關于江蘇口岸發(fā)現進口澳大利亞原木短少的警示通報》。


    貿易情況


    常熟港進口木材以針葉木為主,主要材種有輻射松、花旗松、鐵杉、西加云杉、楊木、桉木、落葉松、冷杉、椰子樹、大鱈蘇木、尤加利、巴爾沙木(輕木)等。進口來源國主要為新西蘭、美國、澳大利亞、俄羅斯、加拿大、馬來西亞等10個國家和地區(qū)。


    新西蘭原木


    新西蘭是常熟港進口原木的主要來源國。2013年上半年,常熟港共計從新西蘭進口原木88.8萬m3,占進口總量的75%。由于各口岸進口進口木材積壓嚴重、以及國外針葉木價格持續(xù)保持高位,今年上半年針葉木進口市場持續(xù)低迷,為了促進木材進口,常熟港各口岸單位積極與廣大木材貿易商溝通聯絡,并轉變觀念、開拓思路,采取改善木材裝卸流程、提高場地堆放質量、增強理貨分票效率等措施,為廣大木材經銷商營造了優(yōu)質的的港口環(huán)境;不少原計劃到太倉、瀾山、上海等口岸卸貨的木材船舶改港到常熟口岸。


    澳大利亞材


    上半年常熟口岸進口澳大利亞原木10.35萬m3,同比增長205.1%,主要進口樹種為輻射松原木河尤加利原木。常熟口岸積極與澳大利亞原產地聯絡,今年又拓展了2家新的供貨商,貨源有了明顯增加。但今年從澳大利亞進口的原木也出現了不少質量和材積方面的問題。經檢驗共發(fā)現材積不合格者為8批次,合格2382 m3,其中材積短少不合格者為4批次,合1969 m3,對外提賠23.8萬美元。生產材積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兩個:1)部分國外供貨商的誠信較差,存在少發(fā)貨或以次充好的惡意商業(yè)欺詐行為;2)國內外木材檢尺的方法不盡相同,對部分缺陷大,質量差,徑級小的紙漿材,國外供貨商不進行檢尺,僅采用估算的方法求得材積,這些木材進入國內后經我們檢尺發(fā)現了不合格狀況。


    鋸材進口量


    2013年上半年,常熟港進口鋸材共計5.5萬m3,同比下降34.7%。常熟港進口的鋸材主要為新西蘭輻射松鋸材和加拿大鐵杉鋸材,由于市場低迷,鋸材銷路不暢,港口積壓嚴重,一些加大的鋸材進口商不敢輕易簽訂購買合同;又由于常熟港缺少專門的板材室內堆放場地,進口板材不能再露天場地長期堆放,以致部分板材流向太倉港和上海港,造成常熟港今年的鋸材進口量有所減少。


    內需市場低迷


    2013年上半年,常熟港進口的新西蘭材報關價格始終在150美元/ m3左右的高位徘回。由于市場需求不足,市場上進口材的價格出現進銷倒掛的現象,進口商普遍虧損嚴重,輻射松中的無節(jié)材等幾種規(guī)格,出貨緩慢,積壓嚴重。這對進口商的資金鏈也帶來了很大的壓力。


    建議


    完善合同要求,爭取索賠有利地位


    木材進口商與國外供貨商簽訂合同時較重視到貨的數量和規(guī)格,卻往往忽略了國內外木材檢驗標準的不同點,從而被不法商人利用檢驗標準之間的差異鉆了空子。國內收貨人在與國外供貿公司簽訂合同時,應當在合同中對木材規(guī)格和木材材積的檢驗標準和檢驗方法提出要求,并對賠付處理應有明確的條款,以便在產生糾紛時可以在對外交涉中占據有利位置,**程度的減少損失。


    推行釘牌標識,提升檢驗技術能力


    近年來美國材和加拿大材的進口量逐年增長,但其品質和材積的不合格情況也時有發(fā)生。由于進口“美加材”在裝貨港通常是從海水里直接裝運上船,以致貨物到港后,有些原木端面上的標識已模糊不清。這既給檢驗工作帶來了難度,也給索賠談判時的舉證工作帶來了難度。因此,我們建議,利用特制的號牌為每一根木材釘上“身份證”。這樣能有效避免標識不清的情況發(fā)生,防止漏檢、重檢等情況;也便于現場檢驗人員將貨物與國外發(fā)貨碼單進行比較,從而使檢尺結果更具有說服力。同時,采用“釘牌編號標識方法”,也可使得發(fā)貨時間大大減少,降低了人員成本,提高了工作效率。


    建立評估機制,樹立檢驗工作權威


    我們建議進口木材口岸的有關機構應建立評估機制和企業(yè)檔案,利用口岸木材檢驗信息和技術優(yōu)勢,對一些主要過供貨商、裝貨港、船舶、檢驗鑒定機構的信用狀況進行評估,定期向政府有關部門、行業(yè)協(xié)會和相關企業(yè)進行通報,指導和幫扶國內進口商,并對一些不法貿易商也可產生威懾作用。


    完善法律法規(guī)


    面對國際木材貿易的新形勢,我們建議政府設立專門的法律部門,適時修訂和完善相關的法規(guī)和制度,從戰(zhàn)略角度制定貿易政策和應對策略,以維護國家和國內企業(yè)的切身利益。

免責聲明:凡注明稿件來源的內容均為轉載稿或由企業(yè)用戶注冊發(fā)布,本網轉載出于傳遞更多信息的目的;如轉載稿和圖片涉及版權問題,請作者聯系我們刪除,同時對于用戶評論等信息,本網并不意味著贊同其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